魔都100> 建筑> 艺术殿堂

魔都100: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最早尝试中西合璧式建筑的校园

    在圣约翰近百年的办校历程中,曾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中外著名人物。该校的校友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的无数领域历史。 73年的办学历程中,圣约翰大学享有“东方的哈佛”、“外交人才的养成所”、“现代中国绅士的摇篮”等盛名,更是培育出了卜舫济、颜惠庆、顾维钧、宋子文、陶行知、林语堂、贝聿铭、邹韬奋、荣毅仁、周有光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校友,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。

    怀施堂建成后保存着中国四合院式的建筑特点,当时屋顶四角皆为曲线形。南面中间,原图设计是塔楼,后采纳了约大科学系主任顾斐德教授提议,改为钟楼,大钟由美国马塞诸塞州波士顿E.HOWARD联合公司铸造。在当时,沪上的大自鸣钟并不多见。

    百余年的时光雕琢,使这幢建筑拥有了现代建筑永远筑造不了的高贵气质。它的美丽,它的端庄,它的优雅,又岂是言语所能言明。汩汩河水,悠悠钟声,纵使斗转星移,沧海桑田,也不会更改。

    原来的名字叫怀施堂,是华政早期最大的教学楼。韬奋楼内中式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在众多楼宇中可谓独树一帜。外墙为红砖清水墙,歇山屋顶覆盖中国蝴蝶瓦。楼中部的屋顶上建有方型钟楼,装有大自鸣钟一座。

    韬奋楼,原名怀施堂。建于1895年,为纪念约大创始人施勒楚斯基,新中国成立后,为纪念1921年毕业生邹韬奋,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。

    民国十年(1921年)7月,邹韬奋在圣约翰大学毕业,获得文学学士学位。邹韬奋无疑是中国近代重要的记者和出版家,一生抱着追求真理、追求光明的执著信念,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,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,得到了政界、学界许多重量级人物的认可。

    格致楼,原为约大的科学馆。格致楼,曾称格致室,曾用名科学馆、办公楼,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房屋,建筑面积约1898平方米,计房60间,南墙面为城堡式。其楼址原系1879年购置的别墅住宅,当时供圣约翰书院创始人、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办公和起居使用。

    纪念坊是华政的标志之一,这是学院附近居民为了庆祝原圣约翰大学建校50周年而集资兴建的。纪念坊风雨牌坊,1929年,曹家渡众商民为纪念圣约翰大学建校50周年而立该纪念坊。其形状古色古香,颇为别致。该纪念坊于1955年曾被拆除,1992年10月由圣约翰大学校友会在纪念坊原处复建。

声明: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。联系方式:shzixun@online.sh.cn

本文来源:上海热线 作者:徐盈 责任编辑:先加

人物篇

老字号篇

建筑篇

©1996-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许可证编号: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[2017]6486-491号
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