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都100> 建筑> 红色文化

魔都100:重温石库门里的红色之源——第一部党章从这里诞生

    中共二大纪念馆的序厅,矗立着一幅巨型主题雕塑,主题浮雕是由石齐人创作,四名雕塑人物分别代表工人、农民、青年和妇女,其喻意是:在党的二大诞生的“民主革命纲领”大旗的指引下,工农青妇运动蓬勃开展。

    除了正中间的主题雕塑,四周还有由陈研音、张海平两位艺术家共同创作的浮雕,分别从工农亲妇运动四个主题展开。

    第一幅采用工人罢工的群体场面,与铁路的场景相互交融的构图形式,尤其是中间的主体部分的人物形象,突出工人斗争的精神面貌,形象地刻画了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。另外,在画面的上方以汉口江岸车站为背景,以及蔡元培书写“劳工神圣”横幅与标语、旗帜,更加直观地表现了汉口工人运动的革命浪潮。从作品立意上,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工人运动斗争的壮观场面。

    第二幅以有“农运大王”之称的彭湃在自己的家乡海丰县,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作为历史背景。因此,在画面的主体部分,有一位代表共产党员的人物形象,向农民宣讲革命道理,号召农民团结起来,成立农会,为自己的利益开展斗争。另外,在画面的上方,是广东海丰县赤山秘密农会的旧址。这幅浮雕作品,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主持下,全国各地的农民运动蓬勃展开,尤其是广州海丰县农民协会的农民运动的发展,引发了各地纷纷建立农民协会、兴起农民运动斗争的革命浪潮,使全国农民运动斗争的积极性不断高涨。

    第三幅以“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”的渔阳里作为背景。1920年8月,俞秀松等人在这里发起创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;同年9月,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这里开办“外国语学社”,为输送青年赴俄留学做准备;1921年初,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,这里成为团中央机关。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,对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起道了发动和指导的核心作用。

    第四幅以“平民女校”作为背景,1921年12月、1922年2月,平民女校先后以“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”的名义,在《民国日报》上刊登招生广告。1922年2月,平民女校在上海正式诞生,这是我党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,为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妇女干部,在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。在浮雕的艺术处理上,采取现代艺术与写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,使浮雕的表现内容更加真实,人物造型生动活泼,具有较强的艺术形式感与观赏的视觉效果。
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。联系方式:shzixun@online.sh.cn

本文来源:上海热线 作者:程丹妮 责任编辑:先加

人物篇

老字号篇

建筑篇

©1996-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许可证编号: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[2017]6486-491号
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